于右任,我國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書法家,他是國民黨的高官,位高權重,卻一心為國,兩袖清風,用自己的一生去播撒著傳奇。圖 | 于右任年少輕狂,滿腔熱血想殺慈禧在人們的記憶之中,于右任就是一位白發長須的慈祥老者,但年輕的他卻是滿懷激情,有著為國盡忠滿腔熱血的青年。他十七歲便考中秀才,被陜西學政葉爾凱譽為西北奇才,滿腹經綸的他并沒有為此追求官場,反而對當時迂腐的朝廷嗤之以鼻。年八國聯軍侵占北京,慈禧太后卻不戰而逃,和光緒皇帝一同逃亡西安。在西安恭迎圣駕的街頭,身為中學堂師生的于右任也被迫要求在街頭跪迎,于右任深感其辱,更感慨慈禧禍國殃民,便想要上書陜西巡撫岑云階,請求手刃西后,重行新政。不得不說年少的于右任真是敢作敢為,不畏強權,好在他的這一大膽行為被一位好友及時攔下,不然中國的歷史長河將會失去一位偉人。于右任心懷國家,所以他才會對慈禧禍國殃民的行徑極為不滿,心生出要殺慈禧的想法,他是個敢于直言的人,所以之后的他才會在興平才會寫下一首詠楊貴妃的詩,誤國誰哀窈窕身,唐懲禍首豈無因?女權濫用千秋戒,香粉不要再誤人。借古諷今,批判慈禧弄權誤國的行為。創辦日報,為革命奔走在興平寫下諷刺詩后,很快于右任便遭到了清廷的全國通緝,好在在好友的幫助下,于右任一路南下,來到上海。在上海,西方先進的思想和文化更加激發了他體內的革命熱情,他想要用自己的雙手去改變這個舊中國。他先后創辦了四種日報:《神州日報》、《民呼日報》、《民吁日報》和《民立報》,他大聲倡導革命,并大量報道革命事件,這對當時的進步革命青年有非常大的激勵作用。就連一代偉人毛澤東對于右任創辦的《民立報》都不禁感慨道:那是一份民族革命的報紙,刊載著一個名叫黃興的湖南人領導……的消息,我深受這篇報道的感動,發現《民立報》充滿了激動人心的材料。可見于右任創辦的日報確實是激勵了一代代的革命青年。于右任不僅創辦日報,鼓勵大量的革命先進青年為國效力,他更是先后參與創辦復旦大學、上海大學以及西北農林專科學校等,為國家培養了大量人才。不得不說于右任是一個真正為國而著想的知識分子,本有著前清舉人身份的他卻放棄高官厚祿,選擇為革命獻身,為國家的進步而獻身。圖 | 于右任曾競選副總統,但因不愿花錢,很快被淘汰不畏強權,敢于彈劾高官于右任不僅是一個教育家,還是個不畏強權的政治家,他曾在國民政府出任過監察院長一職,專門負責全國的彈劾貪污案件。當時擔任國民黨行政院長的孫科仗著手上的權勢包庇著自己的前女友藍妮,本來藍妮進口的8噸染料被當做偽產沒收,可是藍妮卻憑借著和孫科的關系獨善其身,而且孫科甚至還勒令中央托局按當時市價以美元賠償給藍妮。由于孫科權高位重,根本就沒有人敢上報他以權謀私的行徑,這件事也便成為了機密,后來還是孫科和李宗仁競選副總統,這件事才被曝光。曝光之后,于右任沒有因孫科的身份就對他網開一面,而是依照程序對孫科展開調查,對他進行彈劾。雖然于右任的彈劾并沒有起到多大的作用,但于右任這種恪盡職守,秉公執法的人格卻深入到每一個人的心中,由于他剛正不阿,所以后來于右任到了臺灣之后也被臺灣人民親切地稱為監察之父。身居高位,一生卻兩袖清風雖然于右任擔任著國家的高官之位,但他一生卻只為國為民,沒有占著自己的職權就為自己謀私利。在他晚年的日記里,就經常哀嘆自己的貧窮,春節將近,用費太大,將如之何?去世前一年多,他因咽喉發炎而住院,堂堂國家的監察院長,卻為醫藥費而發愁:今日早起,病已輕,有歸去之意。開支甚大,如何能續?也許別人會認為他這是在自賣自夸,那么旁人的評論便是最為準確的。胡恒就就此回憶道:院長絕對是近代史上少有的清廉官吏,向來布衣一襲,布鞋布襪,粗茶淡飯,而他稍有積蓄,遇清寒貧苦人家,孩子無錢求學,必立刻掏錢相助,從不吝于施舍。于右任總是這樣苦了自己,甜了別人,也正是如此,他的德行才得到那么多人的認可就連臺灣媒體都稱贊他:右老遺產,僅有賬單,清廉自苦,元老典范。
死后留下遺產,全是生前借款
更新日期:2020-10-12 10:06
編輯:西安墓地 信息來源:網絡
說明:內容價格僅供參考,實時價格來電咨詢。